比現有建筑再節能一半以上今年每個區縣將啟動試點一個以上超低能耗建筑
凜冽的寒冬,不開空調、暖氣的房間內依然溫暖;窗外是主干道,室內卻聽不到車水馬龍的喧囂;即使門窗緊閉,人們也不會感覺空氣不好……這種像“保溫瓶”一樣的建筑,被稱為超低能耗建筑,比現有建筑節能50%以上。
未來的重慶,將出現更多這樣的建筑。市住房城鄉建委近日發布通知宣稱,今年制訂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每個區縣至少要啟動試點一個以上超低能耗建筑項目(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級表現形式)。
近零能耗建筑對重慶建設領域“雙碳”建設有何好處?其發展的“堵點”、“痛點”在哪里?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小美術館身藏120多種節能“黑科技”
國際博覽中心不遠處,有一座水滴狀的建筑,面積不到1萬平方米,卻集成120多種節能“黑科技”,它就是悅來美術館(悅來海綿城市展示中心)。
走進這個美術館,記者的第一感受是寧靜。雖然緊鄰城市道路,館內卻幾乎聽不到噪聲?!斑@里采用了Low-E三層雙中空玻璃等設施,對建筑氣密性進行了加強處理?!睈倎硗顿Y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傳統房屋之所以不節能,一個很大原因是密封性不好,室內外熱量交換快。三層雙中空玻璃等被動式門窗具有保溫、隔熱、隔聲等特點,室內溫度、濕度等指標相對恒定?!懊佬g館內幾乎不用怎么開空調,窗戶就能將冷熱空氣隔絕在外了?!?/p>
不僅如此,這里的許多設計也別具匠心。建筑依山而建,形成一半地埋建筑,中間的梯道,自上而下直達室外公園,形成穿堂風;美術館穹頂安裝了上百塊熱致調光玻璃,能根據太陽光強度在透明玻璃與磨砂玻璃之間自主切換,減少太陽輻射;車庫頂棚和草叢中間安裝有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建筑內部加入光導管,能將自然光引入室內,達到40瓦日光燈的光照效果。此外,地下的地源熱泵系統,能利用水與地能進行冷熱交換,冬季把地能中的熱量“取”出來,供室內采暖;夏季把室內的熱量釋放到大地中去,實現“冬暖夏涼”。
悅來美術館2019年建成,填補了重慶近零能耗、近零碳建筑的空白,綜合節能率達90%以上、綜合碳減排率超過90%。
像這樣的近零能耗建筑,除了悅來美術館外,還有北碚區縉云山“零碳小屋”和萬州三峽科技館等多個在建項目。其中,“零碳小屋”采用“光伏+儲能+充電樁”一體化的多元互補能源發電微電網系統,基本可滿足建筑全年用電能耗;三峽科技館在圍護結構、空調系統、照明系統、智慧樓宇等方面采用約80項綠色低碳技術,是西南地區首批獲得“近零能耗建筑”認證的公共建筑。
新型節能建筑助力建筑領域“碳中和”
????為什么我市要求每個區縣都要試點超低能耗建筑?“這是由于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要求決定的?!笔凶》砍青l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調查顯示,全國碳排放的近50%來自建筑的全壽命周期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是未來建筑領域節能減排發展的方向。
????以萬州三峽科技館為例,項目投用后,空調系統每年可節約電量17萬度,照明系統每年可節約電量19萬度,通過光伏系統每年可進行可再生能源發電60萬度。
????為應對“雙碳”挑戰,《重慶市綠色建筑“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末,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示范項目30萬平方米以上。
????該負責人認為,重慶坐擁兩江,豐富的水資源、穩定的水溫和優良的水質,具有得天獨厚的江水源熱泵可再生能源應用資源稟賦,為建設近零能耗建筑提供了資源優勢。此外,重慶是國內發展綠色建筑較早的城市之一,擁有綠色節能建材企業800余家,形成年產值約400億元的產業集群,為發展近零能耗建筑提供了產業支撐。
????對于這種新型建筑,不少區縣、企業躍躍欲試。除了萬州今年將投用三峽科技館項目外,經開區計劃建設多個近零能耗建筑項目。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斯勵博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企業紛紛表示,將在高新區、巴南區等針對性地引導、培育近零能耗建筑項目。
廣面臨兩大難題,亟需降成本補短板
????雖然我市要求每個區縣試點一個超低能耗建筑,但其“遍地開花”并不容易,建設成本成為一大“攔路虎”。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超低能耗建筑在建筑外圍護結構、整體氣密性、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均有嚴格要求,其增量成本為300元至500元/平方米,一些項目主體對其“不感冒”。
精細化施工,也給設計和建設人員帶來挑戰
????中冶賽迪相關負責人回憶,“零碳小屋”從設計到施工不過40來天,圖紙邊修邊改,設計人員與產品和技術單位不斷磨合,共推出12個版本的設計圖紙。
????為什么近零能耗建筑設計會不斷修改?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丁勇認為,近零能耗建筑不僅要兼顧節能技術和造價的平衡,還要考慮項目推廣價值?!敖隳芎慕ㄖ仨氜饤墏鹘y的對標設計,不斷強調性能化設計,方能打造與地理條件、氣候資源、應用性能相匹配的有機體?!?/p>
???“三峽科技館項目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和同體量的常規工程工期相同,圖紙邊修邊改,施工挑戰不小?!敝薪ò司秩龒{科技館項目負責人透露,為保障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他們運用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進行三維可視化技術方案交底,讓作業人員對每個施工節點有清晰認識;設置專職測量員駐場,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跟蹤;有些工種甚至進行專項安全技術考核,合格后才允許進場作業。
????為鼓勵各區縣發展近零能耗建筑,我市針對出臺了財政補助和綠色金融優惠政策,對申請補助的零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按示范面積分別給予200元/平方米、120/平方米、80元/平方米的補助資金并提供綠色金融服務。以三峽科技館為例,項目建成后僅需8年時間,運維階段節約的能源費用即可覆蓋初期建設增量成本。
????“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國尚屬起步階段,沒有現成經驗借鑒。因地制宜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倍∮抡J為,政策上,重慶可借鑒深圳,立法先行,從頂層做好要求并貫徹執行;理念技術層面,可參考上海,注重重大項目科研力度,強化科研成果在項目中的落地;產業層面,可參考浙江,加大力度推動全行業發展,形成大面積覆蓋趨勢。
????負責三峽科技館項目近零能耗建筑全過程咨詢的斯勵博工程咨詢副總經理張梅呼吁,加強配套產業的升級,引進更多高性價比產品,降低生產成本;政府部門也應加強對相關從業人員培訓,提高他們參與近零能耗建筑設計和施工的效率。